- 李仁明秀;徐玮;艾蕾;蔡兴宇;
邛海湖是四川省西昌市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地。为了探究邛海湖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因子,于2023年4月和8月在邛海湖开展了水质与浮游藻类采样调查,并综合分析邛海湖水质以及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和物种多样性。结果显示,两次采样共鉴定出9门65属116种浮游藻类,其中绿藻和硅藻为优势类群。春季浮游藻类密度均值为5.73×10~5ind/L,生物量为0.22783 mg/L;而夏季密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分别为26.44×10~5ind/L和1.5839mg/L。通过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发现夏季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有所提高,但均匀度略有下降。结合水质总体营养负荷指数(TLI),判断邛海湖处于中营养到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本研究为邛海湖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5年05期 v.44;No.221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李金粟;陈涛;应梁;朱江;苏社飞;
为分析近年洱海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2021—2023年洱海水质监测数据,分别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洱海水质进行评价,并通过污染负荷分担率的计算,识别影响洱海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并分析了水温、水位和入湖河流等因素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年洱海整体水质为Ⅱ~Ⅲ类,营养状态指数为中营养。年内水质具有旱季优于雨季、中部和南部湖区优于北部湖区的特征,影响洱海水质的污染物主要为TN、COD、COD_(Mn)和TP。(2)洱海主要污染指标及营养状态指数和水温存在正相关关系,和水位存在负相关关系;洱海入湖河流具有典型面源污染的特征,入湖河流的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物的输入是洱海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这几种因素是形成洱海水质时空差异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进一步调整流域农业产业结构,减少农业生产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增加清水入湖等建议,为洱海水质持续向好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44;No.221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李增华;徐英贤;王亮;席毅毅;
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影响氮磷营养盐的存在形态和转化过程,因为涉及到复杂的生物-化学耦合过程,难以通过单一模型进行分析。为此提出基于SWAT-MODFLOW模型的丰水期-枯水期氮磷营养盐分布特征分析。以X河为例,分析该河流的水土保持状况。从水体中采集足够的水样a、b、c、d,测定水样中的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溶解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溶解性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浓度。构建为SWAT-MODFLOW耦合模型,输入测定的浓度数据,耦合模拟分析出地下水位、植被渗透、水流转移、N、P质量、反应性迁移、浓度、氮磷营养盐的复杂迁移转化情况。经过测试可知,X河的水温变化范围为13.7~30.6℃,且水体的垂直高度越高,水温越高。从时空分布来看,丰水期、高程较高的区域氮磷营养盐浓度较高,枯水期、高程较低的区域氮磷营养盐浓度较低。利用SWATMODFLOW,能够从时间、空间、时空等多个方面,全面耦合分析氮磷营养盐在丰水期、枯水期的复杂分布特征,对于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2025年05期 v.44;No.221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张公;黄继超;邓晓颖;孟飞;
豫西地区浅层地下水作为重要资源,其化学特征的形成机制复杂且关键。当前,该区域地下水化学特征的自然与人为因素贡献比例尚不明朗,长期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的研究亦显不足。研究聚焦于新安县浅层地下水,通过水样采集、化学分析、Gibbs模型、同位素分析(δD、δ~(18)O)及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方法,深入剖析其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揭示,地下水以HCO_3-Ca和HCO_3-Ca·Mg型水为主,水岩作用为主要控制因素,但农业和居住区活动等人类行为显著影响了Cl~-、SO_4~(2-)等离子含量。PCA分析进一步确认了关键化学因子与地下水化学特征之间的紧密联系。结论指出,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形成是自然地质过程与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本研究不仅为理解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提供了科学支撑,还强调了未来需加强对长期环境因素的监测与研究,以制定更加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策略。
2025年05期 v.44;No.221 4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